-
我軍現役軍官終於也要走職業化道路了?
曾有外國軍官訪問團來上海訪問,得到我方一位軍官體貼入微的接待,對方非常感動、連連致謝,並詢問他的任職經歷。當聽説這位軍官近30年一直在同一個單位、從事同一個崗位,外國軍官都感到十分詫異……[全文]
-
深圳首次招港澳籍公務員,政審和公平不能忽略
看過香港電影《無間道》的都知道,從年輕時就打入對方內部,步下一些閒棋野子,在關鍵時刻往往能發揮“奇兵”作用。對此,確實要加強對這些人員忠誠度方面的考察考核力度,讓真正可靠的人去幹可靠的事。[全文]
-
“4+15”議席空缺,香港立法會改變的新契機?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將一下子產生19個議席空缺,這在香港立法會歷史上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這一決定,或將深刻改變香港立法會的運轉模式,進一步強化“愛國者治港”原則,也為徹底解決香港問題迎來了新的契機。[全文]
-
首提建軍百年奮鬥目標,我看到了4個關鍵詞
可以預見,在今後的軍事鬥爭準備中,類似殲-20、東風-17之類的“大國重器”向邊境邊防一線部署、向最接近可能爆發衝突的前沿推進,將會變得更多、更普遍。而這些軍事部署,也必將不斷增加“捍衞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全文]
-
為將中區軍用碼頭移交駐港部隊,特區政府與反對派較量26年
有的提出,當年中英兩國協議只訂明建造長150米的碼頭,供軍用艦艇使用,因此不應該在碼頭範圍內設置電力供應等附屬設施,也不應該劃設海上禁區。還有的認為,這是當年中英兩國的協議,特區政府根本不是締約方,有什麼資格和義務來移交碼頭?[全文]
-
小小手機,為何成為軍隊管理的大難題?
據筆者一位剛轉業的同學介紹,他們單位近幾年遭受處分的官兵中,約三分之一是由於違規使用手機。如何管好用好手機,成為當前部隊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全文]
-
義務兵兩年制會影響我軍戰鬥力嗎?
“如果想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0000小時,而義務兵服兵役2年時間,其參與專業訓練的時間,滿打滿算才5475小時。而且按照這種作息表,並不是所有時間都在訓練,這樣怎麼形成戰鬥力?”[全文]
-
英軍停訓港警,會是香港的損失嗎?
《迴歸》中有這麼一個場景,當零點的鐘聲敲響後,巡邏的警察們取下“皇家警察”的帽徽,換上“特區警隊”的新帽徽。這其實也帶來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如果不進行一番脱胎換骨的改造,僅僅是換一個帽徽,就能真正地“迴歸”嗎?[全文]
-
香港反對派現狀:一邊內訌,一邊謀劃“體制內奪權”
圍繞初選活動是否違法,反對派與特區政府、建制派展開了激烈的攻防,乃至在反對派內部也出現了內訌。雖然反對派的舉動愈加謹慎,但他們在選舉上的圖謀是堅定不移的。[全文]
-
預備役由中央統一領導,這改革背後的學問不簡單
維護和平只有一條道路,那就是把武裝力量建設得更加強大,讓任何敵人都要仔細掂量發動戰爭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這樣才能足夠壓抑住對手的衝動。[全文]
-
全國人大審議涉港法案,有些人不必再抱有幻想了
就“23條立法”而言,以往總有“既然已經授權給香港,那麼就只能依託香港來完成”的思路,目標奔着先佔據立法會絕對多數再推動“23條立法”,結果從區議會到立法會選舉,場場苦戰未見進展,問題解決遙遙無期。此次轉換思路、收回授權,由全國人大直接立法,取得了一錘定音的效果。[全文]
-
香港教育緣何成為反對派主場,連教育局都難以插手?
學生及其老師為了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一定會細心揣摩、刻意逢迎出題者的立場傾向,得出其想要的答案。這些“毒考題”引導老師在教學中就社會事件帶出政治議題、傳播反對派立場,讓學生被不斷“洗腦”,成為很多香港學生不滿社會、仇視國家的“港獨”根源。[全文]
-
外國軍隊為何成了疫情淪陷區?
一手持消毒水、體温計對付“疫魔”,一手敲擊鍵盤對付“噴子”,或許將成為多個國家軍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常態。[全文]
-
“解放軍來了,我們就放心了!”
從除夕夜三軍醫療隊緊急出征到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從火速調派醫療物資到車隊為市民運送生活用品,解放軍全程參與了阻擊疫情的各項工作。正是由於部隊的迅疾出動,讓這次應對疫情增添了“戰時狀態”,也讓廣大疫區羣眾看到了更多希望。[全文]
-
我國徵兵為何變“一年兩徵”?
“兩徵兩退”有效彌補了此前一年一次徵兵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對緩解“徵兵難”、鞏固和提高戰鬥力大有裨益。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這一制度的實施,必然對部隊新兵徵集和訓練等方面帶來深遠影響和較大壓力……[全文]
-
駐港部隊參與清理路障,有問題嗎?
有記者再問會否擔心“突然出來”,會人感覺像執法行動,令香港市民有負面印象時,該名負責人迴應説:“香港市民的掌聲就是最好的形象。”他並呼籲該記者不要再拍攝:“放低手上手機,一齊清理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