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宗義:抹黑中國,印度還有哪些新動向?
最後更新: 2021-01-11 11:18:19導讀2020年,從軍事到經濟,中印關係依舊頗為緊張;新冠疫情的到來,也給莫迪政府帶來了新的壓力,更便於他甩鍋中國。隨着印度國內矛盾凸顯和國際局勢變化,印度在內政外交方面也有許多值得注意的新動向。
圍繞這些變化,觀察者網專訪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祕書長劉宗義,勾勒2021年中印關係可能呈現的趨勢。
【菜鳥香港】
觀察者網:最近一家歐洲獨立智庫發佈了名為《印度編年史》(Indian Chronicle)的報告,揭示了印度情報機關長期在海外發布虛假信息,抹黑中國和巴基斯坦。這類杜撰中巴“黑料”的輿論攻勢對我國的國際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在反華逐漸成為印度的戰略目標的背景下,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樣的輿論戰?
劉宗義:現在西方人把這個問題給揭露出來了,實際上我們很早以前就發現了這個狀況。當時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在“一帶一路”提出之後。我2015年在巴基斯坦調研中巴經濟走廊的時候,巴基斯坦朋友曾經説過一個事情,就是印度人運用英語方面的優勢,常常編造一些小道消息,並通過一些門户網站大肆散播。比如在Google搜索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時候,排在前面的幾乎全是負面消息。當時巴基斯坦朋友提及這個問題的時候,説實在的,我感覺很吃驚。
另一個就是所謂的債務陷阱問題。“債務陷阱”這個詞是印度學者切拉尼最早提出的,當時他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的債務陷阱外交》的文章,然後西方媒體立馬轉載,這個詞就風行世界了。
我們感覺到印度在引導輿論、製造負面消息方面是非常賣力的,甚至可以説非常猖獗。像近些年來,我們中國學者經常發表一些關於印度、關於中印關係的英文文章,就不時會遇到印度人專門註冊郵箱,發郵件過來罵我們。
印度人這麼做,一方面是他們能比較熟練地運用英語和比較便利地運用西方的輿論工具。另外,他們自己國內的媒體也非常多,特別是現在印人黨上台之後,經常利用旗下的網站、電視台散播一些對中國不利的負面消息。比如這次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很多負面消息也是首先從印度傳出來的。比如説新冠病毒是中國製造的生物武器,然後宣稱要向中國索賠,等等。
目前,我們確實在國際輿論場當中缺乏話語權。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就是像我們一些學者指出的,我們要加強外宣的能力。再一個,我覺得我們確實應該鼓勵學者多發表一些英文的文章,實際上我們中國很多學者還是有這方面素養的。我們應該多發聲,然後把這種國際話語權奪過來,以正視聽,讓國際社會能夠聽到中國的聲音,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封殺中國APP這種事,印度倒是學得快。圖為印度新德里一名示威者舉牌呼籲停用中國應用程序,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觀察者網: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日前報道稱,一名美國高級指揮官曾表示,美國與印度之間的情報共享越來越密切,尤其是與中印邊境局勢有關的情報。報道還稱,美國正在幫助印度“監視”中國軍隊。考慮到這些,您覺得拜登上台後,美印之間在針對中國的協作中可能會有哪些方面的新動向?
劉宗義:因為美印簽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所以他們在信息情報方面是有合作的。而他們的這種信息互換實際上已經進行很長時間了。特別明顯的是今年的加勒萬衝突之後,8月底印方就採取了所謂的“先發制人式”進攻行動,然後佔據了班公湖南岸的幾個高地。
這種行為肯定是在美方的情報支持之下做的。因為單憑印方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清楚地知道我們中國軍隊的位置,只有知道我方在那個地方沒有人,他們才敢上那兒去。BECA簽訂之後,涉及到衞星定位這方面的信息共享,有了相關信息支持之後,印方一些軍事行動的精度能得到提高。
拜登上台之後,他和特朗普有所不同,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應該是穩定性、可預測性更強,而不是像特朗普那樣,充滿不可預測性。由於特朗普時期的不可預測性以及所採取的毫無底線的對華政策,印度得利很多。從這方面來講,拜登上台之後,印度能夠在中美之間,利用中美關係緊張來獲取好處的空間將會縮小,這是一個方面。
但另一方面,拜登上台之後,對華政策不會有大的改觀。我覺得,他還是會持續特朗普政府時期的那種高壓態勢。而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有一個很大不同,他會加強與盟友之間的合作。所謂的盟友,其實也包括印度。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當中,印度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支柱。特朗普政府時期是把印度的地位提得更高了,我覺得拜登在這方面不會減弱,只會加強。未來,他們在很多方面會加強協作。考慮到印度在西藏問題上,在利用達賴集團這方面有優勢,炒作西藏問題可能成為他們合作的一個方面。
現在,中印之間的邊界對峙延續下去已經確定無疑。拜登上台之後,印度可能還會在邊界問題上有新的動作,甚至在海洋上有所動作,然後引起美方注意到其戰略價值。所以我覺得中印關係很難改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羣 
-
摩根大通、花旗暫停政治獻金
2021-01-11 10:58 美國政治 -
“國會騷亂後,他倆就沒再説過話”
2021-01-11 10:22 美國政治 -
疫情寒冬裏,海外中餐業怎麼“撐”下去?
2021-01-11 10:06 海外華人 -
又一名國會警察死亡,美媒稱系自殺
2021-01-11 09:30 美國大選2020 -
“總統分享核武決策權,美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2021-01-11 09:25 -
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2021-01-11 08:42 朝鮮現狀 -
美國新增確診27.4萬例、死亡1935例
2021-01-11 07:0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泰國將向中國購買200萬劑新冠疫苗
2021-01-10 22:3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特朗普被曝在白宮大喊:“我不會辭職!”
2021-01-10 19:34 美國政治 -
日本檢出不同於英國及南非的變異新冠病毒
2021-01-10 18:4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國會山淪陷前,特朗普一家在…
2021-01-10 17:50 特朗普 -
“軟實力”提出者:美國轉折點到了
2021-01-10 17:49 特朗普 -
特朗普離任在即,“美國之音”所屬機構CEO攤上事了
2021-01-10 17:24 美國一夢 -
BBC新疆採訪視頻遭打臉:沒有一處符合事實
2021-01-10 15:51 外媒看中國 -
“我媽説帶姨媽去做手術,卻出現在…”
2021-01-10 15:17 美國政治 -
推特連“1984”也禁?
2021-01-10 12:40 美國一夢 -
“他的手機真成一塊板磚了”
2021-01-10 11:14 特朗普 -
美CDC主任:國會暴亂可能導致重大傳播事件
2021-01-10 11:00 美國一夢 -
這時候了,他還不忘對台灣搞小動作
2021-01-10 10:13 中美關係 -
這些“紅人”,被挨個清算
2021-01-10 10:10 美國大選2020
相關推薦 - 華春瑩反問BBC:為什麼中國媒體不可以報? 評論 147中方宣佈制裁 評論 1792020年GDP逆勢增長2.3%!首破100萬億 評論 756井下傳回紙條! 評論 259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評論 442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