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丁·雅克很懂中國,但還是沒解釋清楚
固守在主流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傳統中的這一部分人,繼續拒絕承認中國和平崛起並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現實,繼續將中國視為一個新興的西方式霸權國家,繼續按照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假定推演中國崛起對於既定世界秩序的衝擊。[全文]
-
西方的輿論操縱如何毀傷了自身?
這是一種神權,一種深深地根源於一神教傳統的權力。在前現代時期一手持劍,一手持《聖經》,就可以征服世界;到了現代社會,宗教權力式微,他們就通過對真相、對重大新聞、對流行知識公眾輿論的壟斷,依然保持着這一權力。[全文]
-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到底錯在哪?
針對文明的消亡、與新文明繼承等問題,不同的史學家有不同的觀點,但有一點非常突出,對於中華文明在所有人類文明中是唯一延續至今沒有中斷過的文明這一點,在任何一個文明理論大師那裏都沒有爭議。[全文]
-
美帝國的特殊性,20世紀100年裏是一種,21世紀這20年是另一種
自美國崛起為世界帝國後,長期處在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矛盾關係中,並形成單邊主義的外交風格。正是因為相信自己的價值觀放之四海而皆準,美國才常常會到地球的另一端定義自己的國家利益,妥協和均衡很晚才被寫入美國人的國際政治字典中。但是,這個分析框架,無法用到21世紀。[全文]
-
疫情之下,遊居文明也暴露了它的天性
在疫情衝擊之下,整個社會重新迴歸“貴壯健,賤老弱”的道德準則,選擇犧牲老年人拯救年輕人,甚至犧牲老年人拯救國家經濟,也都不奇怪,因為這也是這種文明的天性。[全文]
-
全球疫情“政治曲線”中的文明因素
疫情發展曲線的前半段,主要是病毒驅動,曲線也基本上是“醫學曲線”,各國都差不太多;但後半段的三個指標——峯值高度、拐點時間、下降速度——則事在人為,基本上是一條“政治曲線”。[全文]
-
以前問“中華文明缺了什麼”,現在問“中華文明多了什麼”
在生存競爭的世界裏,一個失敗的國家,只好不斷地檢討和批判自己的歷史文化和所屬文明;而一個勝利的國家,則可以將歷史與當代連接起來,將自身文明視為優秀文明,視為在當下和未來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全文]
-
在五千年的“天下文明”中找到“中國邏輯”
一個特殊的文明,特殊的國家,自然有其特殊的一套邏輯,非如此不足以解釋其獨一無二的延續性、成長性和新的復興。而此書的編寫從少數幾個基本概念和各個基本概念之間的基本關係出發,通過邏輯推導,建構起一套能夠對中華文明的歷史運動進行概要解釋的理論框架。[全文]
-
戈德曼説對了什麼?説錯了什麼?
戈德曼也的確稱得上是個“體面的對手”,他的一些斷言,正確與否另説,至少不是平庸的觀察家能夠説出來的。但是也僅此而已。讀懂中國,講好中國,終歸還是中國學者自己的任務。[全文]
-
“人民萬歲”的標語向世界宣示了什麼?
其實,檢驗西方國家“人民性”真假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設想一下:把“人民萬歲”這個標語也像中國這樣在國慶當晚用高科技焰火射向首都上空,當作國家的一個政治宣示,會在這些國家裏引起怎樣的效果?[全文]
-
海軍出身,讓我對中國和世界不抱有童話幻想
我從一開始就不大輕易做中國與外國的兩兩對比,因為中國的一線大城市、東南沿海地區並不能完全代表中國;中國的中西部佔全部國土的四分之三,全部面積相當於12個法國;當人們説中國如何如何時,其實每個人所説的都只是他所認識和理解的那一小部分。[全文]
-
為什麼是中國首先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時代命題
中國歷史不是二十幾個皇族的家譜那麼簡單,皇帝制度具有“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的“公天下”特性;一旦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將中華文明“公天下”演化史視為一個縮小版的全球“公天下”演化史,沿着“公天下”與“私天下”的鬥爭這條主線,人們必定會從中發現應對當代世界問題的最為根本的“中國方案”。[全文]
-
贏得了戰爭,才贏得了工業化和經濟增長
很多人在近代歷史分期中看不太清楚發展路徑,甚至找不到其中的連續性;並不是因為像某些學者所説的,前幾次都因為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或不符合工業化規律而失敗了,只有1978年之後這一次一舉成功了。真正的原因其實不是別的,還是那個導致了英國和歐洲工業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戰爭。[全文]
-
良渚至今5000年:從早期區域性國家到廣土巨族現代國家
“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間概念與“早期區域性國家”這個國家概念聯繫在一起,極不簡單,因為這足以讓世界上大多數早期國家失去對比資格。人們需要意識到,即使同為誕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悠久文明,也極少有在距今5000年前後就形成為“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文明。[全文]
-
中國“是一個偽裝成民族國家的文明”,該怎麼理解?
雖然一般來説文明本質上是文化實體而不是政治實體,而且一個文明可能包含多個政治單位,但是對於中華文明這個“天下”型定居文明來説,文明和政治實體幾乎就是重合的、一體的。在很大程度上,中華文明就是靠中華政治傳統支撐的。[全文]
-
為什麼西方率先贏得了現代科學優勢?
為什麼保持科技優勢對於美國,或者美西方,如此生死攸關?以至於直接提到“文明衝突”的高度?這一點也不難理解。現代科學自誕生之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曾是西方文明的獨佔優勢,西方文明的強勢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在科學上持續領先而獲得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