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珊·艾麗斯·沃特金斯:福山不靈了
導讀本文以福山發表的一系列言論作為切入點,運用年鑑學派裏的概念,多層次、多維度地分析了新冠疫情對世界各國所產生的衝擊以及影響。作者蘇珊·艾麗斯·沃特金斯(Susan Alice Watkins)曾與人合著《女性主義導論》,現為《新左翼評論》編輯。
文章以祕魯和巴西、印度和中國、德國(含歐洲)和美國三組進行對照,有力揭示了福山“民粹主義失能”論調的侷限性。作者着力介紹各國基礎醫療和社會保障制度運行的情況,以便解釋各個政治人物在面對疫情這一突發事件時的不同境遇。
正如本文開頭所提到的,該文只不過在歷經時間長河時作者隨手留下的一個記號。自成文後的2個月來,“城頭變幻大王旗”。新冠疫情愈演愈烈,全世界感染病例接近8千萬,美國死亡病例已超過30萬。在出現變異病毒後,英國採取了最嚴格的封鎖措施。祕魯總統已連換2任,玻利維亞新的民選總統上台,拜登在美國大選中戰勝了特朗普。政壇詭譎莫測,局勢仍舊撲朔迷離。
作者提到中國時,讚揚了中國不遺餘力推進醫保體系建設的行動和在危機時刻高效動員的能力,但仍然無法改變對中國的刻板印象。這也警示着時至今日,中國與西方世界之間仍然隔着一層薄紗,誤解與誤讀仍舊時時發生、如影隨形。
網站文章截圖
【菜鳥香港】
我們要如何思考新冠病毒疫情所造成的政治影響?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外交事務》夏季刊上撰文,粗略勾畫了這場曠日持久危機的未來,並指出這次疫情在暴露民粹主義者外強中乾的特性的同時,彰顯了專業人士和專業知識的優勢。
博索納羅現在已經陷入困境,特朗普也沒能領導美國。相比之下,默克爾的表現則相當出色。福山隨後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新冠疫情可能會“戳破民粹主義的泡沫”,因為“糟糕的現實和民粹主義者息息相關。”
該論調隨即被《金融時報》的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所引用,他在《金融時報》上發表了題為《新冠病毒能殺死民粹主義》的文章。拉赫曼在文中表示,特朗普和博索納羅的所作所為表明他們在面對嚴峻現實時無能為力,而默克爾處理危機的表現則極為出色。總而言之一句話,“自由主義者有充分的理由展望未來。”
伊沙恩·塔魯爾(Ishaan Tharoor)也在《華盛頓郵報》上發文附和,“極好的反民粹主義者”默克爾已經是政壇女傑,而特朗普和博索納羅治下的國家則遭受着西半球最嚴重的疫情侵襲。“伴隨着確診數的急速上升,他們的總統支持率也如自由落體般下降。”
聰明的專家不會妄下定論,無一例外。從全球的視野來觀察這次疫情,他們的説法真的站得住腳嗎?實證結果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關於新冠疫情的數據通常不可靠,因而缺乏可比性。確診總數僅能凸顯出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中數字上最大的那個。
衡量疫情影響更有意義的指標應該是平均死亡人數。以這個數據來看,美國和巴西絕不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由中右翼執政的祕魯因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就高於美國和巴西,每百萬人裏有1028例死亡,這個數據也為全球最高。接下來是自由派領導的比利時(884)和玻利維亞(721)。後者的臨時總統是右翼民主社會主義運動黨的阿涅斯(Áñez)。
這三個國家的每百萬人死亡率均高於博索納羅所執政的巴西(707)。而右翼富豪皮涅拉(Piñera)領導下的智利(698)、西班牙工人社會黨(PSOE)執政的西班牙(696)和中左翼總統莫雷諾(Lenín Moreno)治下的厄瓜多爾(687)所面臨的疫情挑戰都比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645)和保守黨掌權的英國(638)更為嚴峻。
單就概念而言,“民粹主義者把事情搞砸”這個説法不管從意識形態立場、流行病學能力評價還是(希望的)選舉結果上,都淡化了新冠疫情所產生的不同層面的深刻複雜的影響。該病毒肆虐的背景是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環境,國與國間等級分明的世界秩序以及各國間醫療、行政和社會資源上存在的巨大差異,尤其某些國家的基礎健康體系是依靠着幾代人的積累建立起來。
秉承自黑格爾時代所傳習的悠久歷史傳統,福山下結論時至少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因素。談到有關政治和疫情的問題時,從黑格爾、馬克思、葛蘭西再到年鑑學派(Annales)及他們的後繼者,該傳統的激進派已經提供了一套經過經驗的非常成熟的理論工具。因而我們能自由運用“事件”(event)、情勢(conjuncture)和長時段(longue durée)(結構)這些概念。
它們幫我們更好地思考疫情涉及到的外在“事件”(event)、因疫情引發的國內和國際間的政治情勢(conjuncture)變化和深層次的國際資本主義經濟競爭機制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問題。情勢的特性和正起作用的外力將決定事件所造成的反響,同時事件本身所帶來的的衝擊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也可能會阻止、延緩、改變抑或放大並加速現有的趨勢。
較之福山“混亂或自由主義成功”的二元結論,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就新冠疫情後的政治影響提供更詳實的觀點。若我們要從歷史角度思考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們必須要回顧這次疫情中的幾個時間節點。
今年二三月時,像中國、意大利和伊朗這些率先遭受新冠病毒衝擊的國家對新冠病毒本身的瞭解還非常匱乏。可到了今年八九月份,世界對病毒的瞭解更加深入。可是由疫情引發的政治連鎖反應將不僅止於2021年,還會在未來延續更長的時間,而我們對由此帶來的迫在眉睫的世界債務危機目前還只有粗淺的瞭解。因而嚴格來説,下文中提到的內容只是鑑於寫作當時的情況,是歷史潮流中我們留下的臨時的標記。
- 原標題:蘇珊·艾麗斯·沃特金斯:反駁福山謬論,新冠疫情肆虐的根源是社會不平等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趙珺婕 
-
世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中國增長7.9%
2021-01-06 07:48 中國經濟 -
美國新增確診超25萬,累計超2100萬例
2021-01-06 07:2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這也行?美國大學生逛超市“撿漏”打上疫苗
2021-01-05 23:08 -
這張合照令美網民蒙圈:伊萬卡@錯爸爸了?
2021-01-05 22:58 特朗普 -
-
洛杉磯救護車被迫選擇性供氧,拒接存活率渺茫患者
2021-01-05 22:4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法國外資管控首次亮劍:美企中招
2021-01-05 22:37 法國見聞 -
愛立信CEO含蓄了:靈魂在瑞典,99%營業額在海外
2021-01-05 20:08 大公司 -
日媒:日本考慮“全面鎖國”
2021-01-05 20:00 日本 -
印度教團體抵制後,印官方肉類手冊刪“清真認證”
2021-01-05 19:48 印度驚奇 -
伊朗革命衞隊拿捕韓國油輪,美國要求立即釋放
2021-01-05 17:53 伊朗局勢 -
“特朗普還有17天,籌劃與伊朗衝突時間綽綽有餘”
2021-01-05 17:52 特朗普 -
印尼下週起大規模接種中國疫苗,總統第一個打
2021-01-05 17:4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今天,華春瑩唸了句蘇軾的詩
2021-01-05 17:03 中國外交 -
特朗普:希望偉大的副總統幫我們渡過難關
2021-01-05 16:46 特朗普 -
美候任國安顧問發涉華言論,外交部迴應
2021-01-05 16:41 中美關係 -
華春瑩反問蓬佩奧:有沒有量過美國本土距離南海有多遠?
2021-01-05 16:36 中美關係 -
俄外交部曬圖懟蓬佩奧:請繼續你的表演
2021-01-05 16:18 俄羅斯之聲 -
澳警官為營救中國公民犧牲,華春瑩:深感悲痛
2021-01-05 16:14 -
紐交所撤銷摘牌3家中企計劃,外交部迴應
2021-01-05 15:48 中美關係
相關推薦 - 井下傳回紙條,又一處鑽孔打通! 評論 93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評論 359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評論 334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評論 179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292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