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奎:涉疫個人信息疫後處理不能考慮功利
最後更新: 2021-01-07 11:02:19【菜鳥香港】
2020年12月15日,有大量媒體轉發了“國務院: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對結束60天內刪除收集調用的個人信息”這樣一條新聞,考慮到疫情期間已經出現的數起個人信息惡意泄露事件,可以説這樣的新聞標題確實讓人興奮。
不過,在查證事實後,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個名不副實的標題,迄今為止,國務院沒有做出過這樣的規定。
追根溯源,具體規定的內容是出自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於2020年8月公開徵求意見的一份推薦性國家標準——《網絡數據處理安全規範》,其中要求: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對工作結束後,指定機構應停止收集、調用個人信息,並在60天內或者國務院衞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限內刪除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對中已收集、調用的個人信息。
該標準的徵求意見稿,只是規定了如果國家衞健委沒有明確規定疫情結束後刪除已經收集的個人信息的時限要求,那麼刪除時間不應該超過60天。事實上,一個推薦性國標並沒有對國家衞健委提出工作要求的權力,只是假設了國家衞健委可能會有時限要求,即使有,也不一定是60天。也就是説,60天並不是一個已經確定的時限。另外,無論是制定標準的“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還是標準中提及的“國務院衞生健康行政部門”,也不完全等同於“國務院”。
顯然,這是一個烏龍新聞,但反映了人們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期望。近期,四川成都趙某個人信息泄露、湖北黃岡購買感染冷凍食品的網民個人信息泄露等,都使當事人個人生活、工作陷入崩潰,在不幸遭遇感染或密接後,又受到了精神上的二次摧殘。這種大量傳播的平庸之惡,如同病毒一樣,實在不該重複發生了。
儘管受到國際疫情防控不力的拖累,中國疫情防控還有很大的壓力,但保住勝利成果應該沒有懸念,確實是時候考慮後疫情的個人信息處理。《網絡數據處理安全規範》設置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個人信息保護專章,針對性、時效性很強,是對當下公眾關注的涉及疫情個人信息保護突出問題的直接回應。
疫情期間收集的個人信息的收集主體主要是各級政府部門或者委託的企事業單位,如何處理這些個人信息,將是國家對個人信息保護決心的試金石,也能向社會宣示國家保護個人信息的決心。
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前所未見
據媒體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反壟斷和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是互聯網平台企業的兩項治理重點,可以説,這將個人信息保護和信息安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之高度。
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在記者會上介紹了2021年全國人大的重點立法工作,其中包括了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明年將安排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爭取早日出台。
12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稱將研究制定《APP個人信息保護暫行規定》。
加上之前已經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注1),可以看出,近兩年,特別是今年,個人信息保護與監管對外釋放的信號十分強烈,法律法規即將體系化,並趨於完備。
按照中國法律的傳統,法律法規規定一般都比較“原則性”,在操作方面還需要更加具體的標準規範進行指導。特別是2020年以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質量監督檢疫檢驗總局、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部門和機構也先後發佈了一批國家行業標準(注2),顯示出我國政府與行業機構協同整治侵犯個人信息權益的違法違規亂象、保護個人權利、公共利益的政策趨向。
在執法方面,有關監管機構今年也是相當活躍。移動互聯網逐步成為老百姓上網的主要方式,移動應用程序違法違規處理個人信息可以説是重點。我國境內APP上架總量已超過350萬款,頭部應用更新頻繁,幾乎每兩週都會進行版本更新,中小應用更是層出不窮,執法檢查工作量可以説是異常巨大。
據工信部信息,在7月份完成建設了全國APP技術檢測平台後,目前檢測能力已經達到了月均8萬款。截至12月,已經對52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工作,責令1571款違規APP進行整改,公開通報了500款,對整改不到位的及拒不整改的120款直接下架。
在工信部此前連續開展的九批次集中檢查中,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強制索權等3個問題突出,佔比分別為32%、20%、21%。
很多國民級的APP都存在違規處理個人信息的問題,按照12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户權益行為的APP(第一批)”通報,如QQ、新浪體育等41款APP存在違規行為,存在“強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不給權限不讓用、賬號註銷難、私自共享給第三方、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如此之多的明星應用程序都存在明顯違法,甚至相當惡劣的侵害個人信息的行為,可見個人信息保護已經到了必須加強立法規範、必須加強執法落實的時候了。
好消息是,工信部表示,原定於2020年12月份結束的APP侵害用户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將在此前的基礎上再延長半年至2021年年中。
從世界範圍看,特別是歐美地區,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可以説是亂世用重典。2019年5月,谷哥公司因違規處理個人信息,被法國監管機構處罰5000萬歐元。2020年12月15日,推特公司也是因此被歐盟處罰45萬歐元。
除了互聯網公司,連傳統行業也有可能被重罰。2020年1月13日,儘管英國還在奮力脱歐,但英國監管機構還是以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有關法律為由宣佈分別對英國航空、萬豪酒店集團處以1.83億英鎊和9900萬英鎊的重罰。
美國的監管機構也不手軟。2020年6月,臉書(Facebook)因未經用户同意收集用户生物特徵信息在美國伊利諾斯州被訴,為解決訴訟,支付用户賠償金6.5億美元。而上一年(2019年),臉書(Facebook)因為個人信息泄露,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罰款竟然高達50億美元。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石家莊火車站暫停進站乘車
2021-01-07 10:4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時速350km復興號高寒動車組亮相,適應-40℃
2021-01-07 10:07 高鐵世紀 -
住建部長:整治租賃市場“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防止“爆雷”
2021-01-07 10:04 中國房市 -
南京一進口貨物倉庫地面核酸陽性,存有美聯邦國際快遞貨物
2021-01-07 09:4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中疾控:石家莊邢台兩例病毒可能起源於俄羅斯
2021-01-07 09:4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河北新增51+69,確診病例行動軌跡公佈
2021-01-07 09:3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總書記的全面小康聲音密碼(六):413100
2021-01-07 08:30 -
每!一!幀!都!難!忘!
2021-01-07 08:24 -
自習課|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説
2021-01-07 08:21 -
31省新增本土病例52例,河北51例
2021-01-07 08:2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石家莊三名幹部因防控不力被問責
2021-01-07 07:1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有人杜撰“任正非講話”被判尋釁滋事,三自媒體人轉載也有罪
2021-01-06 23:17 網絡謠言 -
這項工作黨中央部署,上海各區委、市委各工作黨委書記現場述職,李強逐一點評
2021-01-06 21:32 上海觀察 -
周波任遼寧省政協黨組書記,夏德仁不再擔任
2021-01-06 21:16 高層人事 -
河北衞健委從外地抽調1000名醫務人員已抵達石家莊
2021-01-06 21:0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17.1℃!北京氣温刷新21世紀來最低紀錄
2021-01-06 20:37 極端天氣 -
防禽流感!我國禁止輸入法國禽類及其相關產品
2021-01-06 20:29 -
河北邢台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公佈:與歐洲輸入病毒高度同源
2021-01-06 20:2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石家莊:在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7例陽性樣本
2021-01-06 20:2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廣東報告新冠病毒南非突變株
2021-01-06 20:16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181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評論 314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評論 114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仲裁員存在歧視 評論 327拜登開啓“核動力”刺激,公佈1.9萬億美元救援計劃 評論 529最新聞 Hot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
特朗普任內“處死”第13人,超56年總和
-
CDC: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恐在美國成“主流”
-
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
“5人偷渡台灣,已到美國”
-
終於走人
-
拜登兩項新任命,都和中國直接相關
-
最新調查:近8成受訪者認為“美國正在崩潰”
-
“只要政府批准,匈牙利成首個接受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
-
“最後瘋狂”!美國又制裁6名中國官員
-
他將在拜登就職典禮前離開白宮,單獨舉辦告別儀式
-
“最後,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
-
特朗普即將下台,美國最大擁槍組織申請破產
-
台灣當局:今年大陸返台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
官方公佈孫楊禁賽判決撤銷原因:仲裁員存在歧視
-
兇手跑了!目的地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