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這出“美國反對美國”的好戲,鍋都甩給特朗普就完了?
最後更新: 2021-01-08 08:38:38【菜鳥香港】
一覺醒來,沒有人想到華盛頓的局勢會演變成這樣。
儘管有人在説“進京勤王”,但是今天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了比較“正能量”的美國媒體上面的標題——“暴徒暴風般的席捲了國會山”,然後這裏面出現了一系列標誌性的畫面,這羣“暴徒”,白人紅脖子——他們自稱愛國者,最熱愛美國的——舉着各式各樣旗幟,進入了特朗普的死對頭佩洛西的辦公室,把腳翹在她的桌子上,在這個桌子上用紅筆留言,還拿走了象徵美國議長權威的桌子,所有這些都留下了近似於擺拍造型的照片。也就是説,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們身邊有貼身的記者伺候着。
快來給我拍照。圖自@今日俄羅斯RT
看完這整一幕的人,大體上三種情緒:
相對温和一點的,會比較剋制地説,目前是很熟悉的“靚麗的風景線”,我們在世界各地都看到過,唯一的不同是我們看到這條風景線發生在華盛頓時,用巴西人的話來説:“我們缺了一個熟悉的參與者,我們沒有看見美國大使館”。當然在華盛頓你是看不到美國大使的。
第二,相對比較激烈的表達,大家覺得這叫做“反噬”,我們用一種學理的語言進行表達,什麼叫反噬呢?你美國天天在世界上搞三搞四,搞東搞西,最終在你家裏面發生了同樣的事,當然適用於這樣一種“被反噬”的局面。我們也有比較不那麼學理的,用小説裏的語言來形容,近似於一個處於走火入魔狀態的武功高手。是誰呢?一個叫彭佩奧的人,你去看他發的推文,一上來義正詞嚴地譴責了這次“暴動”,然後又忙不迭地跟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站在民主那一側,一個人完完整整截成了兩塊,這兩塊互相之間衝突——話已經説不利索了。這位國務卿第一次開始話説不利索,顯然中央情報局段位的撒謊和圓謊的技巧在這上面已經不太適用了,可見此次事態的嚴重。
第三種,不好意思各位,我要開始煽情了,我剋制得很辛苦。有個叫莎朗·斯通的人,以前在某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説過一句話,簡單來説兩個字,“報應”。我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唯物主義者,我不應該説這個詞,但我仍然要説“報應”。什麼叫報應?從冷戰開始,美國在世界上各個其他國家搞顏色革命,搞三搞四煽動情緒,搞街頭政治,最終砸到自己身上了。搬起石頭砸到自己腳上了。
有人説遲到的正義不是正義,我説對於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來説,在歷史時間長度上正義沒有遲到,它來得剛剛好。看到這一幕局面,大多數正常人、尤其是正常的中國網民,大家感到的是興奮,我們很開心。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種熱鬧的場景,我們看到了一個使勁用這種方式在其他國家制造混亂,卻要舉着民主正義的大旗、舉着普世價值的大旗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明明在那搞事,還要説我是為了你好的這種人,最終自己遇到了同樣的窘境,我們感到非常的開心和愉悦。
這種情緒正常嗎?非常正常。誰需要為這種情緒負責?美國自己。
相信今天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大家一定被一本書刷屏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美國反對美國》。不用看書的內容,僅書名就言簡意賅地表達出可能的場景。大家都會為30多年前的神預言而感到欽佩,但是今天看美國,不止於此,我們來認真討論一下這件事。目前看起來至少有三個方面是可以仔細去觀察的。
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美國華盛頓,示威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並攻破了國會大廈。圖自澎湃影像平台
第一,具體的事實性發展,什麼叫事實性發展呢?你會發現從具體的事件上來説,懂王的支持者應該説取得了他們在支持懂王歷程中的又一個巔峯。上一個巔峯是把懂王送進了白宮。這次巔峯是他們自己把懂王放一邊,在懂王快要離開白宮的時候,自己衝進了國會山。他們創造了歷史,這有可能是第一次國會山被遭到如此大規模地嚴重闖入。即使不是第一次,在美國總統選舉過程中,由一方支持者在一個關鍵性節點、在開會驗證選舉人票的時候衝了進去,並且成功迫使驗票進程中斷,這一定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一次。這是西方民主政治體制上值得紀念的一次。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有人説“諸神的黃昏”,黃昏還遠。如果黃昏是5:00~6:00的話,現在時刻就下午兩三點,肯定不是西方民主如日中天的時刻,也不是説已經日暮西山搖搖欲墜。但是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了在遙遠的地平線上黃昏的影子。
第二,我們今天看到了兩個美國,什麼叫兩個美國?第一個美國和我們認知當中的美國精英——非常有能力,尤其是長滿軍事肌肉,行動力非常強的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你會發現國會上面部署了非常少的警力,我説的是外圍,以至於沒有辦法阻攔示威者進入。
你説他沒有幾個人吧,不,有人已經指出了,這麼好的機會“今日俄羅斯”是不會缺席的,“今日俄羅斯”出了一張對比圖,當“BLM黑命貴”的時候,他們到華盛頓去遊行,在國會外山外面提前就有國民警衞隊就位了,4排5排6排7排人牆,各個全副武裝,不要説人連蒼蠅都飛不過去。而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在國會外面稀稀拉拉小貓三兩隻,人羣事實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阻攔就進去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都互相抱抱!大規模傳染起來!”
2021-01-06 17:20 特朗普 -
美國“內戰”已經打響
2020-12-19 08:29 美國大選觀察 -
形勢越複雜,鬥爭越艱鉅,越需要戰略思維
2020-12-18 07:1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中國的聖誕派對如此熱鬧,歐美國家要嫉妒了
2020-12-10 07:4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澳總理“委屈”?我這麼回答澳大利亞朋友
2020-12-09 07:59 -
3年前這澳劇,應景!
2020-12-01 23:09 -
中美關係“活化石”基辛格被撤職,我的心情很複雜
2020-11-28 10:29 美國大選觀察 -
冷戰後最高!英國軍費飆升1400億
2020-11-20 11:59 不列顛 -
德國人抗議防疫法案:威脅自由!
2020-11-19 11:03 德意志 -
民進黨前“立委”急了
2020-11-18 15:03 -
沒錯,正是印度
2020-11-18 10:48 -
一問到特朗普,冷笑三聲
2020-11-17 16:56 -
譚德塞點名歐美:醫療體系瀕臨崩潰
2020-11-17 13:3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拜登給特朗普添堵:不交權,會死更多人
2020-11-17 09:36 美國政治 -
“敗選”後首次記者會,先拿他撒氣
2020-11-14 13:48 美國政治 -
特朗普出席拜登就職典禮嗎?白宮新聞祕書這麼回
2020-11-14 11:24 美國大選2020 -
“我們將平穩過渡……到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
2020-11-11 10:38 美國大選2020 -
聽到這個問題,他溜了...
2020-11-10 18:20 美國一夢 -
白宮新聞祕書説到這,福克斯果斷把直播掐了
2020-11-10 09:33 美國大選2020 -
為什麼抗美援朝題材一度消失在國內大熒幕上?
2020-11-10 07:57
相關推薦 - 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評論 244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評論 305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評論 177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評論 290BBC蒐集中國疫苗“差評”,土耳其醫生不上套 評論 358最新聞 Hot
-
歐盟罕見起草文件:對美元霸權沮喪
-
拿錢説好話?英國在華博主硬剛《泰晤士報》
-
日本最高法院還是裁定他有罪
-
巴西媒體:特朗普要下台了,巴西不反華為了
-
柬埔寨首相:中國疫苗,我第一個打
-
“混亂才剛剛開始”
-
美國已無疫苗儲備,州長怒批
-
洛杉磯縣,全美首個確診破百萬的縣
-
一名法國人向極端分子轉賬50萬美元比特幣後自殺,FBI追查
-
伊朗稱試射彈道導彈摧毀海上目標,美媒:距航母100英里內
-
上任第一天,拜登要“火力全開”
-
德執政黨選出新主席:他競選演講時還不忘抨擊特朗普
-
美國會800米外抓獲一名男子:偽造證件,帶500多發子彈
-
世衞組織:感謝中方大力支持
-
國會騷亂後,美國大公司開始明着“干政”了
-
武契奇寒風中親赴機場,迎接100萬劑中國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