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城”時我在達沃斯開會,但為何歸心似箭
新冠疫情的“世界大戰”突然爆發,對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治理模式是一場同台競爭的大考。我們從中國抗疫模式的成功和西方抗疫模式的潰敗中,慶幸自己生活在中國,生活在一個最尊重生命的社會主義國家,生活在一個經得起全方位國際比較的偉大國家。[全文]
-
民主制度有反對黨監督就能糾錯?別聽大V們吹
理論上,民主制度有反對黨監督,這不糾錯了嗎?但事實上它的運作不是這樣的,四年一次競選,選票最重要,所以不是糾錯,而是為反對而反對,哪怕你做對了,我也要反對,因為這樣我才能得到選票,鞏固選民。一旦這個成為大格局後,就很難改變,而且越來越極端化。[全文]
-
抗疫要走回頭路?歐洲看了一眼中美
一旦德國放任感染5800萬人,英國放任感染4000萬人,進行“羣體免疫”大型社會試驗,歐洲的“至暗時刻”將持續若干年,這意味着全球供應鏈和人員國際往來將處於較長停擺期,意味着輸入型疫情對中國和東亞國家、對其它“悶死”病毒戰法第一階段取得成功的國家,會是一種長時間高壓。[全文]
-
歐洲進入抗疫的“至暗時刻”,但這次他們沒有“丘吉爾”
眼前的這場病毒防疫世界大戰格局錯綜複雜,劇情不斷反轉。歐洲當下面臨“淪陷”的黑暗時刻,面臨是繼續堅決打下去還是放棄抵抗的關鍵抉擇。和上次大戰一樣,人類奪取這場戰鬥的最終勝利,即離不開大西洋彼岸美國的決心,也離不開另外一個東方大國的力量與強大。[全文]
-
一帶一路 中德的淵源如此靠近
作為一個地道的德國人,拉魯什女士成為德國民間乃至歐洲地區最有積極的一帶一路推廣宣傳員。而第一個命名絲綢之路的人,也是德國人,作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德兩國在一帶一路大戰略中,可以有何作為呢?[全文]
-
與陳平教授商榷| 特朗普減税 真會步里根後塵?
特朗普祭出減税殺手鐗,陳平教授接受觀察者網採訪認為,特朗普減税是為了擺平國內派系鬥爭,為此犧牲基礎設施建目標,結果會進一步做空美國經濟,步里根之後塵。不過,李波博士認為,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大棒+軍事保護胡蘿蔔,能夠幫助其獲得赤字財政空間。[全文]
-
特朗普就職禮:全球矚目下的表演 老態畢現
美東時間2017年1月20日,政治“門外漢”唐納德·特朗普終於得償所願,入主白宮。在這可能改變世界歷史的一刻,觀察者網邀請多名專家學者分享自己的觀感。專家們剛被特朗普的雄心撞擊,抗議就職的示威就越演越烈了……[全文]
-
中醫是個好東西,不服來辯
對於中醫持懷疑論態度的主要理由是:1.中醫的生理與病理模型,停留在《黃帝內經》框架,不兼容於解剖學與細胞生物學。2.中醫望聞問切的臨牀手法,與西醫基於細胞學、基因學的手段相比,不在一個層面;3.關於藥物,中藥複方成分複雜,療效因果分析的鏈條也複雜。[全文]
-
為何階級分析理論難以解釋這次美國大選?
從2016年美國大選的辯論議題和選民兩極分化來看,美國似乎出現了“階級政治的迴歸”,階級問題重新冒了出來。那麼,“階級”這一概念能否準確地概括社會分野?階級分析理論適用於美國大選嗎?使用階級分析法又該如何把握好“度”?[全文]
-
索馬里無政府更好?數據來説話
索馬里這樣一個人均GDP(調整購買力評價之後)在228個國家的倒數第五、人均預期壽命在223個國家的倒數第七、嬰兒死亡率全球第三、產婦死亡率全球第二、五歲以下營養不良率全球第十四的國家在南方週末看來僅僅是不太壞麼?[全文]
-
對房產行業的維穩是否會越維越亂?
目前的中央調控之於房地產行業,猶如鷸啄蚌肉,“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房地長行業又不肯就範,猶如蚌夾鷸嘴,“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老百姓在觀望,希望能得漁翁之利卻不知道該不該伸手、不知道何時伸手。如果開徵房產税,舒緩卻又給力的政策,會使得一些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鍊面臨拉斷的危險,蚌松鷸嘴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每一個手裏持有房產、尤其是多套房產的人,都不希望降價。但是,確實必要時,扔掉金子,走出沙漠,生存下來,才是最精明的選擇。 [全文]